?
? ? 2014年南京正大春季拍賣會已定于六月份舉行,六個專場的六七百件拍品齊聚藝術館,此時的正大價值連城。
? ??每天穿梭與眾多展品之間,有種走馬觀花的感覺,有時真正覺得暴殄天物,于是頓足,仔細觀之。
? ??今日,立于一件黃花梨混面霸王棖方桌面前,那我們就認真的考究一下這個來自百年前的風韻雅士。稱之其雅士,也是有根據的。因其周身溫和,圓材圓料,像極了明后清早期大隱隱于市,歸隱山間的居士,外表雖然無華,但內在實為充實,上等的黃花梨材質和巧妙的榫卯構造,加之文人的設計理念,造就了現在的方桌藝術。
黃花梨混面帶霸王棖方桌
100×100×83厘米
在除去黃花梨材質這個重要部分外,此方桌的一個經典之處,是使用了霸王棖,霸王棖是明清家具中桌案類器具常用的一種榫卯結構。其上端托著桌面的穿帶,一般用插接榫或木銷釘固定在穿帶開口上;其下端做鉤掛墊榫在腿足上部位置與開口結合,用木楔固定。穿帶的開口深度處和鉤掛墊榫結合的開口頂部是霸王棖的有效長度,霸王棖分別承擔著支持力和拉力,因此霸王棖是其他榫卯結構所不能代替的。
??? 霸王棖因其力頂千斤似霸王舉鼎而成名,但其安裝位置確很隱蔽,一般都藏在牙板或花邊后邊,因此它又是極有內涵的構件。桌面的力度通過霸王棖傳到腿足,在桌面移動式它有承擔了桌的外張約束力。一般裝配霸王棖的桌案壽命都比較強,該類器具整體骨架穩定性好。棖名“霸王”,似寓舉臂擎天之意,用來形容遠遠探出孔武有力的棖子,倒是頗為形象的。也是因為此桌安有霸王棖,匠師才敢于直接用長短榫插入桌面。
? ??方桌的另一個經典是混面垛邊的沿子,即一根料做出雙混面甚至更多的混面,這樣從視覺上增加厚度更增加包裹的層次,再做圓材的矮老,使方桌在透著渾然的中性,和諧,既是對古代中庸思想的表達,又使得桌子美觀實用,令人贊嘆不已。
? ??發了些許感慨,此桌在印象中反而模糊了,或許我應該用一段話來形容這件器物了:
方桌選用黃花梨料,面板三拼,下裝兩根穿帶支承。沿部劈料垛邊,四邊出榫。牙板用羅鍋棖式樣,裝圓材矮老。圓腿上部長短榫直入面沿底部。圓柱直腿,霸王棖一端暗榫納入腿足,一端以銷釘固定交于桌面下兩端穿帶。整體風格圓潤淡雅。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