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古典家具相較于瓷器、字畫應當說是在拍賣中形成最晚的藝術品門類,從1994年國內(nèi)首次出現(xiàn)古典家具拍賣算起,到1996年國際上首次舉辦明式家具專場再到今天,明清古典家具的拍賣已走過了二十多年的時間.
二十年間古典家具經(jīng)歷了上百倍的增長,備受世人矚目,以1995年“明 黃花梨四面平帶翹頭條桌”和“明 黃花梨高束腰馬蹄足挖缺做條桌”兩件藏品為例,當年分別以27.5萬元和18.7萬元成交,到2010年又分別以2352萬元和1008萬元的高價拍出,引起一片嘩然。
明 黃花梨四面平帶翹頭條桌
明 黃花梨高束腰馬蹄足挖缺做條桌
可以說,正是這二十年間成就了古典家具在藝術品拍賣領域舉足輕重的地位,和陶瓷、書畫等門類共同構筑了藝術品拍賣的宏偉大廈。
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2年底,國內(nèi)共有240余家拍賣公司涉足古典家具拍賣。綜觀這240余家拍賣公司,大多數(shù)公司對古典家具的拍賣其實僅是偶有涉獵,并非專攻,有著連續(xù)、穩(wěn)定和突出表現(xiàn)的屈指可數(shù),唯有南京正大專注于明清古典家具領域十余載,在拍賣界的風浪起伏中掌舵前行、激流勇進。
南京正大拍賣創(chuàng)立于2004年,自創(chuàng)立之始便以“保存木器,流傳古玩”為宗旨,同是也是首家專攻明清古典家具的拍賣公司。從2006年至今,南京正大已成功舉辦了三十余場明清古典家具專場拍賣,雖是“后起之秀”,卻勢頭強勁地迅速躋身古典家具拍賣領域的“第一集團”。
2010年,南京正大2010秋季拍賣會明清家具專場中,一把“明代宮廷御制黃花梨交椅”最終以6200萬元人民幣落槌,加賣家傭金近7000萬的成交額,成為名副其實的史上“第一把交椅”,也刷新了黃花梨家具拍賣單項世界紀錄,至今無人打破,同時也贏得了“古典家具風向標”的美譽。
明代宮廷御制黃花梨交椅
南京正大 2010年秋
2016年引起社會巨大關注的紫檀照壁以6800萬元起拍,經(jīng)過現(xiàn)場激烈競價,最終以人民幣1億5000萬元落槌,加傭金成交價為1億6950萬元,創(chuàng)造全球紫檀藝術品拍賣價格最高紀錄的同時,也打破家具拍賣史上單件最高成交記錄。同年秋季拍賣會上,和珅舊藏屏風由上海大收藏家4900萬競得,全場拍賣會以150,625,735元的總成交額圓滿落下帷幕,轟動全國。
紫檀照壁
南京正大 2016春
明晚 黃花梨福祿壽紋隔扇十二件
南京正大 2016秋
2016年,正大拍賣成交記錄傲人已成新常態(tài),打破“拍賣界寒冬”之說。年成交額達到3.73億元,創(chuàng)下了自己躋身古典家具拍賣領域后的紀錄。
二十年,古典家具拍賣風云激蕩,一次次落槌的敲響鳴奏出古典家具在現(xiàn)代的交響。由此,明清古典家具迎來真正屬于自己的時代,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潮起潮落,相較于本世紀頭一個十年的飛速發(fā)展,當前的古典家具拍賣似乎略顯疲憊,或者說已進入一個平穩(wěn)的發(fā)展階段,而受全球經(jīng)濟大環(huán)境的影響,整個藝術品拍賣市場稍有頹勢。當然,從另一方面來看,對于那些真正熱愛明清古典家具文化且有志于收藏的藏家來說,這絕對是一個觸底包抄的絕佳時機。
南京正大,鑒證著中國明清古典家具拍賣、收藏的十年,同時一直在堅持不懈地探索,志于明清古典家具在當代的復興。當時間來到2017年,籌備半年之久的盛世大拍即將揭幕,這一次南京正大將為整個拍賣、收藏界呈現(xiàn)一場怎樣的精彩盛事?
疑團、猜測、贊譽、誹謗,卻沒有一個能夠左右他為明清古典家具復興而助推的決心,因為他走過了中國藝術品拍賣的黃金十年,他有足夠的理由和信心看好未來的又一個十年。
對未來十年的自信,是對中國經(jīng)濟的自信,是對藝術品拍賣的自信,是對明清古典家具文化的自信,更是對于自身躋身古典家具“第一集團”的風向標的自信。
今年的盛世大拍,無疑是南京正大向收藏、拍賣界發(fā)出的又一個強大信號,這里沉淀著過去二十年的反思,直接指向未來十年。這個7月,且看正大,經(jīng)濟低潮中的盛世大拍如何乘風破浪!
Lot 001 清乾隆 紫檀嵌百寶花鳥紋筆筒
估價:155,000-298,000 RMB
尺寸:12.5×12.5×14cm
筆筒,自然天成佳器,置于幾案,實用之余,婉若將自然之韻融入書齋,有古樸清雅之韻,體現(xiàn)主人追求自然返璞的天成之境。
此件筆筒采用紫檀材,圓筒形,敞口平足,外壁以百寶嵌工藝飾雀鳥、梅、蘭、竹。雀鳥棲息枝頭,俯身探望,活潑生動,梅樹盤曲遒勁,花葉飽滿,枝葉翻轉,似有陰陽向背。翠竹繞樹挺生,靈芝、蘭草皆有情態(tài)。整體造型端莊規(guī)整,器色如蒸栗,以染牙、螺鈿、瑪瑙等為材,鑲嵌刻劃精湛細膩,飽含文雅書卷氣,久經(jīng)摩玩承傳,使筆筒表面生成了自然的包漿,蒼潤堅凝,歷史氣息濃郁,不失為一件案頭佳作。
百寶嵌紫檀筆筒,其費心思工本,為一代之絕。鑲嵌花鳥即如浮雕,栩栩如生,色艷質潤,方寸之間,圖文端莊清雅,展玩在目,妙趣橫生,可謂精工巧制。
參閱:鄭珉中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文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第293頁。
Lot 002 清雍正 紫檀嵌象牙夔龍紋提盒
估價:420,000-850,000 RMB
尺寸:28.5×19×27cm
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一書中說:“為了便于出行,大、中型的提盒多用較輕的一般木料制成。但由于生活的改變,早已不適用,實物也難保存下來,只有小型的才用紫檀、黃花梨等貴重木材制造,考究的還用百寶嵌或雕漆制成。這些自非用作盛食物,而是貯藏玉石印章、小件文玩之具。到今天,它們本身也成了珍貴的文物了。”
此件提盒為清朝雍正年代宮中實用器,主體材質為檀香紫檀,表面嵌入象牙雕刻夔龍紋飾。提盒造型簡潔古樸,其裝飾工藝達到了清宮皇家制造的巔峰,制作工藝復雜程度堪稱一流。木盒上的夔龍紋正反面每層均為兩條對稱盤踞,盒蓋為四角各占一條,中央以龍身拐子四祥開花造型填滿。龍形威武雄壯、怒目威嚴,搭配結構合理,雖繁但不雜,白色的象牙配合黑色的紫檀為底,視覺效果突出,猶如龍舞翔天。盒子的四角、提梁的連接處、蓋盒的四周均有銅包角包裹,以細致精美的鏨花工藝雕刻出富貴花紋飾,這是清代特有的裝飾工藝,精美至極。
提梁兩側的立柱上分別刻著“總管內(nèi)務府”和“供事官曹直”,說明提盒出處。觀提盒大小尺寸,應是盛放文房四寶,供皇上在外出時使用。此件提盒刻有具體負責人,從側面反映了宮中器物責任到人之制,以防不測。
此紫檀嵌象牙夔龍紋提盒,為出身顯貴、材質高貴、工藝精美、不可多得的傳世之精品。
參閱:《清宮內(nèi)務府檔案》十九卷十六頁
Lot 012 清早 紫檀嵌黃花梨雙圈卡子花八仙桌
估價:2,800,000-3,900,000 RMB
尺寸:94×94×88cm
此八仙桌,可比連城之壁,九十四厘米見方,可為八人坐,或曰八仙桌。紫檀精制,日久月深,皮色已凝練如墨,紋理卻依舊生動,細觀意趣盎然。面板為獨板黃花梨,實為珍貴罕見,包漿皮殼因歲月歷久,顯得格外的蒼潤沉樸。束腰下方腿直落,設有橫棖和矮佬,雙圈卡子花生動雅趣,以形化意,彰顯文人氣質,工法考究精密,圓潤和諧,是為凝聚明式家具之精魄、巧匠妙藝之重寶。值得一提的是,通體打洼,工料俱佳,更顯八仙桌靈犀簡約,秀雅精巧,乃是稀世之作啊。此器結構堅實安穩(wěn),比例合度,故骨態(tài)清明,簡中存雅,尤其打洼雙圈卡子花,清韻之余,又彰顯工料,其身處之境當是文人府邸。
參閱: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
Lot 006 清 黃花梨壸門大禪凳(成對)
估價:560,000-980,000 RMB
尺寸:62.5×62.5×50 cm
白居易詩曰:“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喚妻呼多不應。”既講述了他對打坐的癡迷,又得意地炫耀自己禪定后明鏡止水般的心境,以至于妻女在旁邊多次呼喊,都恍若不聞。禪凳是古時書齋或禪房中可供跏趺坐的方凳,它比平常的方凳略寬,座面尺寸比一般杌凳寬,是供修行者打坐參禪之用。由于禪宗宣揚“人人皆有佛性”,歷代自命高潔、努力保持品德節(jié)操的文人士大夫,為追求虛明澄澈的本源心,都將面壁打坐、專心致意參禪作為每日必修功課,禪凳也成為書房中一件重要用器。其素凈大方、典雅莊重的風格,蘊涵了使用者不執(zhí)著、不貪戀的禪悟審美思維,也是一種“禪意”的外現(xiàn)。
此對禪凳海南黃花梨制,凳面攢框鑲軟屜,光潔無飾,做工精細,制式規(guī)整大氣,四邊均有冰盤沿,沿下有束腰,束腰下造壸門式牙條,牙條邊起陽線行走腿足之間,四條凳腿以抱肩榫連接牙條與大邊,直腿下落內(nèi)翻馬蹄,線條流暢自然,柔順敦實,足間置管腳棖,在結構上更為堅實,此種工藝十分的耗材耗時,需要匠師多年的制作經(jīng)驗。這件禪凳完美展示了古人的精湛工藝,整體造型簡練通透,比例和諧適度,構造精巧絕倫,予人樸素大方之感,體現(xiàn)了文人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尤為珍貴,十分難得。
因為禪凳的簡潔、素雅與空靈,以及其渾身散發(fā)出的禪意,在客廳或書房中放置一把禪凳,能彰顯主人的精神修養(yǎng),亦可寄托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除此之外,禪凳更是可騰出獨處空間的家具,于喧囂中放下煩惱,獨處沉思,收獲一份寧靜與閑適。大千世界萬物萬色,唯守心中本色,以至空明。
參閱: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明·中國家具的黃金時期》,巴黎,2003.
Lot 010 清 黃花梨滿雕螭龍捧壽紋書柜(成對)
估價:6,600,000-12,000,000 RMB
尺寸:120×48×205 cm
此對清代黃花梨滿雕螭龍捧壽紋書柜器型龐大、裝飾富貴華麗,威儀四方。書柜系海外回流,漂洋過海重展昔日雄風,雕飾精美,螭龍俯首下窺,龍身輾轉騰挪,氣宇軒昂,矯健有力。超過兩米的高度,在傳世的書柜實例中都極其罕見,再加上它的總寬兩米又四,大大地拓寬了儲放空間,三組對開柜門帶暗屜,外鑲八塊絳環(huán)板,上飾螭龍捧壽高浮雕,滿眼望去行龍飛騰,虛實處理得當,充滿韻律,制作精細,品相完美。整體氣韻生動,其燦然純熟的包漿和簡約明快的造型均無可挑剔,觀器形,看雕刻,品韻味,皆一派皇家帝王之氣。
參閱: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文字卷丁33、丁34,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83頁。
Lot 004 明 黃花梨展腿香案
估價:500,000-880,000 RMB
尺寸:65×40×79 cm
“半桌”之名,見嘉慶年間纂修的《工部則例》,規(guī)定半桌尺寸為場二尺九寸,寬二尺,高二尺六寸。因長度約與八仙桌相等,寬度則超過半張八仙桌,故北京匠師稱之為“半桌”,當八仙桌不夠用時,半桌可拼接上,所以半桌又叫“接桌”。半桌由于體積較小而調(diào)動容易,結構合理而堅固耐用,用途極其廣泛,既可供飲酒用膳使用,亦可單獨立于墻隅,上面程設古瓷古董。
此半桌黃花梨制,包漿瑩潤自然,結構堅實美觀,用料講究。桌面攢框鑲板心,冰盤沿下接束腰,牙板起陽線,于兩端順勢彎出卷草紋,紋理細膩瑰美,十分考究。牙板留寬配合卷草紋的兩端折轉,又于折轉處巧漏空透,仔細端凝,猶如海浪翻滾,一波揚起,一波更高,古代巧匠用形化意,既豐富了裝飾,又叫人尋味不已。方材直落,四腿之間加有羅鍋棖,均采用打洼工,工料俱佳,造型古樸雅致,雋永大方,頗具匠心。此桌做工素雅,氣韻講究,端莊之中不失空靈之氣,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參閱:Craig Clunas,Chinese Furniture,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Far Eastern Series,London,1988。柯律格〈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東亞系列·中國家具〉倫敦,1988,頁48載錄一具相似例子,現(xiàn)藏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Lot 007 清早 黃花梨螭龍捧壽紋玫瑰椅(成對)
估價:780,000-1,350,000 RMB
尺寸:59×47×83 cm
此對玫瑰椅十分雅致,造型優(yōu)美,素雅文氣,色澤溫潤,包漿瑩潤自然。椅子系海外回流,靠背透雕螭龍捧壽,紋飾寓意福壽綿延不斷,透雕技法玲瓏剔透,線條婉轉流暢。扶手用板條攢成浮雕龍紋的券口牙子,工藝精美,自然生動,栩栩如生,雅而不俗。沿邊起燈草線,生動雅趣。座面以格角榫攢邊,四框內(nèi)緣踩邊打眼造藤編軟屜,邊抹泥鰍背,距椅盤約二寸的地方施橫棖,棖下加矮老。其設計精巧,雕飾細膩華美。
玫瑰椅,又稱“文椅”。在宋代繪畫《十八學士圖》中,文人雅集場景里出現(xiàn)了各類坐具,玫瑰椅便在其中。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強調(diào)玫瑰椅的“形制是直接上承宋式的”。此椅結構疏朗,造型柔婉,輕巧美觀,可陳舍于窗臺前,遠可觀其造型的結構美,近能欣賞雕飾的韻律美,十分融洽,雋永大方。
參閱: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甲66,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第48頁。
Lot 009 明 黃花梨雙矮佬霸王棖大八仙桌
估價:1,200,000-2,500,000 RMB
尺寸:102×102×83 cm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稱,北京匠師的習慣,約三尺見方,八個人可以圍坐的方桌叫“八仙桌”。此桌的尺寸在一米開外,是一張標標準準、規(guī)規(guī)矩矩的大八仙桌。光潔素雅的造型搭配著俊雅秀美的黃花梨木紋,是這件八仙桌最奪人眼球的地方。攢狂鑲面板的傳統(tǒng)工藝,冰盤沿下接束腰及牙板,方材直腿內(nèi)翻馬蹄,四腿間用羅鍋棖穩(wěn)定了桌子的結構,雙矮佬的形式既好看又連接了牙板和羅鍋棖的受力。
不同于一般的八仙桌,由于尺寸較大,桌面下方的穿帶并不是常見的兩三條解決了事,而是做成了井字形的結構,邊抹都出透榫,穩(wěn)固而牢靠。桌面上斑駁的使用痕跡是歲月的殘留,時間終究還是沒能摧垮這張八仙桌,歷百年時間它依然堅強地立在那里,自信而無畏。
參閱:王世襄、袁荃猷,《明式家具萃珍》,Tenth Union International Inc,美國中華藝文基金會, 1997年,第66頁。
Lot 014 清早 紫檀束腰馬蹄腿禪凳(成對)
估價:3,400,000-6,000,000 RMB
尺寸:70.5×52×50 cm
佛經(jīng)曰“坐禪思維,莫有懈怠”,禪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方式,也是一種具有超世哲理意味的體驗。自東晉開始,文人士大夫就對修禪有著極大的興趣,以求得對人生的參悟。而參禪的主要形式是盤腿靜坐,思量禪法,使心入定,由此古雅低矮、樣式洗練禪凳孕育而生。
此對禪凳,通體選用珍貴上等紫檀制作,色澤沈穆而典雅,凳面以標準格角榫攢框鑲硬屜面板,座盤寬敞,盤坐舒適,邊抹為泥鰍背,十分圓潤,無多余裝飾。有束腰,腿間上部羅鍋棖橫棖直插腿足,短材矮佬置于大邊與橫棖之間形成三格,直腿粗壯,腿足內(nèi)翻馬蹄飾回紋,簡潔大方,線條明快流暢。整體保存完好,葆光瑩潤,樣式洗練而素凈,無過多的雕飾,讓人感覺到深遠的禪意從家具中流露出來,堪稱經(jīng)典之作,十分珍罕。
此對禪凳給人一種簡潔素雅、空靈通透之感,適合坐禪深思,坐于其上,可頓生一種遺世獨立的心境,氣定神閑,從容思考,使人們摒棄腦中一切雜念,禪悟心中那片恬靜的愉快體驗,引導人們從另一方面禪悟大自然、以一種和諧的觀念看待諸事萬物。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匠人的睿智巧思,以及高超的家具制作工藝。
參閱:Grace Wu Bruce,Dreams of Chu Tan Chamber and the Romance with Huanghuali wood:The Dr S. Y. Yip Collection of Classic Chinese Furniture,Hong Kong,1991.
Lot 011 清 大漆描金花卉紋藏經(jīng)柜
估價:9,000,000-15,000,000 RMB
尺寸:160×58×191 cm
此件藏經(jīng)柜造型大氣斐然,制作精妙絕倫,以黑漆為底,采金粉純手工描繪,繪梅、蘭、竹、海棠、石榴花、桂花等數(shù)十種花卉紋飾,金銀光澤、色彩紛繁,裝飾極奢,枝繁葉茂的瑰麗表現(xiàn)讓人過目難忘,視感華美驚艷。
此柜原配銅件二十件,其中包角四套,鉸鏈十套,面條一對,均飾萬字紋鏨花。藏經(jīng)柜柜門對開式六抹,由上至下分別小料攢接出方勝形、萬字紋、回紋、菱形、曲尺紋,整體描金彩繪滿花鳥卷草,色艷質潤,妙趣橫生,可謂精工巧制,工藝水準之高超,非一般工匠可為之。打開柜門內(nèi)分五層,背板繪制大山大水、亭臺樓閣,畫工精彩細致,美輪美奐,是為仙境歸為吉祥。藏經(jīng)柜側板亦分六抹,其五塊畫板上采用透雕、描金相結合的裝飾手法描繪出花開富貴的吉祥圖景。
漆器家具受環(huán)境影響極大,傳世品十分稀少,此件漆器無論是在髹飾或制式上,在古代髹漆家具中是極為罕見的,且保存如此完好更是尤為珍貴,實屬不易。
參閱:《選中之選 明式家具集珍》香港,2011。A Choice Collection Chinese Ming Furniture,Hong Kong,2011,頁104-109。
Lot 013 清乾隆 百寶嵌人物故事漆器大屏風
估價:待詢
尺寸:267×428 cm
此例屏風為八扇曲屏,高267厘米,長428厘米。屏框以硬木四面包鑲手法制成。屏風正面中間六扇四抹三鑲,屏心黑漆做底,運用百寶嵌技法,鑲嵌和田玉、瑪瑙、紅珊瑚、象牙、青金石、綠松石、壽山石、紫檀木、沉香木等各色寶石雕琢描繪成“擋熊救夫”、“天上麒麟”、“曹公射鹿”、“丙吉問牛喘”、“猧子亂局”、“安息國獻符拔”六幅來源于《二十四史》中的歷史典故,畫面絢麗豐富,雕刻鑲嵌工藝精湛,寓意吉祥美好。屏風上部絳環(huán)板鏟地浮雕福壽云紋,裙板上則是瑞獸在云紋中御風而行,纖細有神、矯健翻騰、威武有力。外圍兩塊屏風多隔出四塊絳環(huán)板,雕刻各路神仙置身云紋之中,浩渺而仙氣十足。八扇屏風每一扇都用卷草紋鑲邊,工藝繁復,色澤深沉靜穆,包漿瑩潤醇厚。
屏風背面結構與正面相同,而裝飾手法換成了與百寶嵌做法同樣繁雜的嵌螺鈿工藝。中間六扇各題清代詩人王文治的五言律詩一首。外圍兩扇,上款:云程夫子大人 清玩;下款:乾隆辛卯年仲春月門人 李嘉祐敬贈。從百寶嵌的歷史典故和書法題詞來看,此戶人家崇尚復古之風,同時也是門生為老師敬贈的一件禮品。圍屏是大戶人家節(jié)慶和祝壽的專用家具,屏心經(jīng)常用來裝裱賀詞和詩文,這件巨型屏風家具,集合了硬木雕刻、繪畫、鑲嵌、書法等多種藝術裝飾手法,鑲嵌凹凸起伏,工細入微,收致奇韻。書法更是行云流水,氣勢雄渾。此屏形制恢宏,肅穆大氣,直逼清宮御制之精要,允稱傳世重器之典范。
此屏風系2010年11月蘇富比倫敦秋季拍賣會268號拍品,成交價:457,250英鎊
Lot 027 清早 紫檀一腿三牙文房桌
估價:680,000-1,000,000 RMB
尺寸:84×84×81 cm
“一腿三牙”方桌是一種特殊構造、特殊工藝的形式,據(jù)王世襄先生研究,該種無束腰式方桌當源于大木梁架。梁架的柱子多用圓材,直落到柱頂上。為了穩(wěn)定,柱子多帶“側腳”,下舒上斂,向內(nèi)傾仄,柱頂安頭,并用橫材額枋等連接。該類方桌反映了中國均勻的建筑式樣比例和木結構建筑中的梁柱營造,既悅目又可增加穩(wěn)定性,體現(xiàn)了明式家具構造卯榫結構的科學性、高超工藝的技術性與完美的裝飾性、藝術的人文精神的統(tǒng)一。
此桌為紫檀料制,桌面攢框鑲黃花梨面心,刻有夔龍紋,紋飾古樸,線條簡練而雕工精細,造型經(jīng)典大氣。一腿三牙,素牙頭、牙條,夸張的大羅鍋棖如弓滿弦,巨大的張力頂在牙板之上,勢有千斤,棖的兩端將桌腿向外撐,使得桌子更加穩(wěn)固,四腿均做圓柱形,側腳收分顯著,穩(wěn)重大方,粗實造型給人厚重之感,方桌的結構與形式、用材、裝飾等方面相互牽制和制約的關系十分考究,是典型的明式家具。
此桌型制高古樸素、工藝精致優(yōu)美、結構簡練科學、比例勻稱舒展,展現(xiàn)了古代造型藝術的魅力,觀來素樸異常,盡顯良材本來面目,在傳達這種合乎自然的適度、和諧之中,給了人們一種超然、古樸的審美享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品。
參閱:《明清家具鑒藏》胡德生著 第269頁 一腿三牙黃花梨影子心方桌 92×92×80cm。
Lot 016 清 黃花梨提梁式大百寶箱
估價:430,000-900,000 RMB
尺寸:68×34×76 cm
百寶箱是古代儲物類箱匣一種,分割有致的空間利用方式受到現(xiàn)代人的欣賞和喜愛。此百寶箱選材甚為考究,使用精良的黃花梨,紋理格外精美,畫面如同流水瀑布沖落山澗,氣象萬千。僅是游目于紋理之間,已是陶醉流連。門上八出云頭式面葉、方形合頁、寶瓶式吊瓶,皆制作精美,箱體四角亦包鑲銅片,與黃花梨溫潤的色調(diào)形成對比,處處可觀可賞,可圈可點。
內(nèi)部設計有十五個抽屜,六層,富有變化,可將物品分門別類存放,抽屜臉上鑲嵌荷葉護眼及寶瓶吊牌,制作規(guī)整,實用性強。內(nèi)設一檔空格,空格裝壸門券口,外觀極似佛龕,甚為巧妙新穎,十分少見。箱頂安云形提環(huán),便于搬移,兩側面在底座上造出提梁以及站牙作為裝飾,仿如一具提梁盒,豐富了百寶箱的外觀樣式。下承底座,有效保護箱體。
在傳世百寶箱中,形制如此之大實不多見,且匠心獨運,工藝考究精湛,極盡風韻。
參閱:《自珍集》第196-197頁,圖8.2.
Lot 024 黃花梨滿癭木獨板大翹頭案
估價:15,000,000-28,000,000 RMB
尺寸:210×40.5×88 cm
“木有癭,石有暈,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 ,北宋蘇軾在《答李端叔書》中,這樣描寫說樹木之癭。然而,“物之病”,卻能“取妍于人”,讓欣賞者“以之為美”,這種美的根源不在“物”,而在于“人”,癭木之貴,在于古人審美之情趣。此案海南黃花梨“油梨”滿癭制成,案面獨板造,長達兩米有余,寬約四十公分,厚度達五公分,此等尺寸的海南黃花梨癭木大獨板,用料豐厚而無單調(diào)枯燥之感,且通體無漆,色澤統(tǒng)一,可謂世間罕見!
此案體量巨大,邊抹造冰盤沿內(nèi)收陽線,陽線打洼,厚板出透榫拍抹頭,抹頭上做飛檐式翹頭。面下直牙條,腿、牙頭、案面間用夾頭榫結合,在兩足上端鏤雕對稱云頭,線條流暢婉轉,極盡變化及對稱之能勢,與條案翹頭相呼應。牙頭做靈芝云紋飾,牙板邊起陽線,腿截面長方形,為內(nèi)方外弧“兩炷香”做法。側面擋板不惜雕工,做壸門造型,透雕雙龍靈芝云紋,疏密得體,這種富于變化的鏤雕裝飾,提高了家具堅固耐用的性能。整器做工一氣呵成,形體敦厚而莊重秀麗,刀法圓潤,層次分明,與平頭案相比,翹頭案以神賦形,其設計理念已是一種意境,反映了中華民族審美情趣與審美理想的演變過程,更具藝術性、裝飾性和實用性。
參閱: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乙47,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第108頁。
Lot 022 清 黃花梨三圍開光羅漢床
估價:1,400,000-2,200,000 RMB
尺寸:178×92×87 cm
羅漢床是中國古代臥室家具中的典型代表,是古老的漢族家具,稱之為床,其亦為榻,被王世襄先生稱之為“最理想的臥具”。值得稱道的是與此形制相同的一張羅漢床收錄于王世襄先生所著的《明式家具研究》中,為明式家具經(jīng)典款型,王世襄先生斷定此種制式為洞庭東山地區(qū)的制品。
此黃花梨三圍開光羅漢床,選材、用料和做工都值得稱道,三面圍板,圍子上裝絳環(huán)板開光,床面攢框而作,原材直足落地,足間設管腳棖,造型內(nèi)斂簡約,然堅實有力,無甚繁復的修飾,形象秀麗別致。立材與立材之間的空間,裝門楣子式的寬窄方框,管腳棖上留有較大的空間,即使不設腳踏,管腳棖也可以供人踏足。整器外觀甚為整飭,格調(diào)高雅,保存完好,且用料奢侈,沉穩(wěn)不失精細,實用且氣派。
羅漢床因其實用備受歡迎,現(xiàn)在仍然適應國人舊俗而保留,在儒雅文人、名門世家能經(jīng)常見到,成為經(jīng)濟財富、社會地位、身份價值的象征。不僅待客時體現(xiàn)出戶主的極高格調(diào),亦可閑來無事小憩一番,外觀古樸優(yōu)雅不失瀟灑高貴,給人以有力度而不失含蓄的審美感受,實用妙極!
參閱: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丙7,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129頁。
Lot 023 清早 黃花梨花鳥紋大三聯(lián)櫥
估價:1,300,000-2,200,000 RMB
尺寸:183.5×54.5×91.5 cm
“良田千畝,十里紅妝”,常被用來形容古人嫁妝的豐厚,悶戶櫥由于其隱蔽性好,十分適合用來收藏女子出嫁時攜帶的金銀細軟,因此悶戶櫥又被稱為“嫁底”,在“十里紅妝”中不可或缺。悶戶櫥作為一種具備承置物品和儲藏物品雙重功能的家具,乃是明末至清初北京大戶人家流行的家具款式,既可作佛堂供案,又可擺放書籍用品。
此件悶戶櫥采用黃花梨精致,材質油潤沉重,包漿沉著,色韻古拙,端莊典雅,兩端嵌入翹頭,使兩面光滑圓曲。方材腿足,腿足外與櫥面之間夾飾透雕優(yōu)美夔龍紋掛牙,龍身回轉,勁健有力。櫥面下設三具抽屜,下為柜,柜面淺浮雕雕琢花鳥紋,典雅秀麗,銅飾件采用方形面葉,上有鈕頭及拉手,制作亦是頗為精致。
整件悶戶櫥美觀大方,雖無繁飾,卻以周正的造型,嚴謹?shù)木€條,適度的比例,簡練的輪廓取勝,清秀雋永,實為難得。
參閱: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圖版卷乙135,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122頁。
Lot 026 清早 黃花梨嵌楠木福慶紋十二扇屏風
估價:2,800,000-4,600,000 RMB
尺寸:190×438×2.5cm
詩人杜牧有云“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生動的描繪出屏風在我國古代生活中的使用之普及。屏風常陳設于室內(nèi)的顯著位置,有分隔、美化、擋風、協(xié)調(diào)的作用,是融實用性和藝術性于一體的傳統(tǒng)家具之一。
該十二扇精美屏風體積碩大,每一扇面均精雕細刻,構思縝密,每扇圍屏五抹,邊框精選上等黃花梨制就,分三部分。頂部裝絳環(huán)板,兩面雕工都非同一般的精飾,線條流暢,生動活潑,富麗端莊。中間是隔芯,攢接抱綢緞,圍屏是大戶人家節(jié)慶和祝壽的專用家具,屏心經(jīng)常用來裝裱祝賀和詩文。下部分三段:上部絳環(huán)板陽雕夔龍福祿紋,中部雕飾雙龍福慶紋,下部裙板造四四如意壽滿天,雕刻技法純熟,溫文爾雅,象征“多福多壽”寓意吉祥和諧。反面則雕刻輕簡,繪制“福慶有余”紋飾,畫面構圖疏朗清麗,清新嫻雅,曼妙生動,細節(jié)之處頗富意趣。刀工蒼勁有力,章法疏密得當,一正一反,一繁一簡使得整器動靜結合,周圍以回紋裝飾,嚴正規(guī)矩,典雅大氣,自然平衡,達到藝術創(chuàng)造與使用家具的完美結合。
整器用料名貴,雕工精良,邊框簡潔有力,曲線婉轉自然,剛柔并濟。渾然大氣中透出厚重,大氣磅礴,氣韻非凡。圍屏由于其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導致流傳至今保存完整者寥寥無幾。這組十二扇大屏風保存如此完整,歷久彌新!所運用的裝飾堪稱一絕,工藝之美雕梁畫棟,更顯中氣十足。
參閱:2011年7月9日北京首都博物館“物得其宜——黃花梨文化展”展品之一。
Lot 025 明 黃花梨雙圈卡子花大畫桌
估價:待詢
尺寸:177×65.5×85cm
此例畫桌為海南黃花梨制,畫桌桌面攢框鑲板,面板雙拼,板面紋理集山水紋、蟹爪紋、鬼面紋于一體,清晰秀美、絢麗詭譎,堪稱黃花梨木紋標本。畫桌通身精取圓材,沿下起直圓腿,桌面與牙板做三劈料式,將外觀的完美和力學的合理達成有機的結合;雙橫棖圓包圓裹腿做,矮佬在橫棖與牙板之間變形做雙圈卡子花,可承接桌面的受力,傳遞給橫棖,同時加固、固定橫棖與桌面的位置,設計巧妙。
此畫桌造型簡練舒展、做工精細、俊秀高雅,通身散發(fā)出古典家具獨到的韻致,藝術價值極高,堪為明式家具之典范。百年時光,經(jīng)歷兵燹,畫桌流向海外,一波三折,最后又回到祖國,在帶給我們莫大的藝術享受的同時,帶給我們的更是面對世事時的波瀾不驚。
參閱: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文字卷 第52、53頁,乙40,乙46,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Lot 028 清早 黃花梨方角柜(成對)
估價:1,800,000-3,000,000 RMB
尺寸:87×47×165 cm
明式書房的雋永清雅,透著不食人間煙火的閑遠。其中滋味,唯好書之人能品。書齋雅物,少不得書籍畫冊卷軸,而盛放它們的書柜,自然是必不可少。
此對黃花梨“小四件柜”,木質紋理自然起伏,變化而生動、典雅而含蓄、寧靜而浪漫,尤如安寧、祥和、平靜、曼妙的煙雨和溪流,體現(xiàn)出大自然富有層次感的神美。柜呈四平式,框架以格角榫卯相接,制式傳統(tǒng),方正而有古趣。整器分上下兩部分,上端高柜與下端立柜為對開門,柜門之間設閂桿,方材立柱以棕角榫與柜頂邊框結合,門框與大邊以銅合頁及面葉相連,面葉作長方式面條,面條上有扭頭可掛門栓上鎖,下有曲曲固定靈芝云頭吊牌,制作精巧,寓意長壽富貴、如意吉祥。柜腿間設素工牙板,皆無雕飾,古樸雅致,充分體現(xiàn)了黃花梨天然紋理之美。
此對方角柜靈雅大方,就其做工和神韻而言,堪為書房陳設之上上之選。書房之中,書籍自為要緊之物。古人藏書愛書,以致成癖。古人講藏書之事,北方要防塵,南方要防潮。而此柜完全符合南北方的藏書要求,南北通用。整體造型大方樸拙,柜內(nèi)采用的部分樟木構件,歲月留下的痕跡隨著時間的流逝愈發(fā)的迷人,比例適度,輪廓簡練而舒展,成對保存,實屬不易,極具收藏價值。
參閱:英國倫敦Spink & Son公司舊藏。
南京正大2017年盛世大拍
預展時間
2017年7月24日~7月30日
拍賣時間
2017年7月30日
預展地點
南京市秦淮區(qū)江寧路1號
正大古典家具博物館
拍賣地點
南京狀元樓大酒店
(夫子廟狀元境9號)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