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明清家具研習社
那是個春天。
在紫禁城原來的城隍廟院里,一群等著開會的人們站在樹下閑談。有的說花,有的說建筑,也有的說地氣風水,嗡嗡嚶要的談話聲中,忽然一個人的聲音高過了別人,“這就是黃楊木的灌木,大葉黃楊!”
一聽這話,還以為是個管園林的呢!原來他可是故宮博物院大名鼎鼎的家具專家——胡德生。
真應了那句話:干什么,吆喝什么!
「中國古典家具中的硬木家具」
中國早期的家具都是上漆的,這種漆家具從商周到明清一直都沒有斷線,但是到了明代萬歷年間開始出現了一種不用上漆來裝飾的家具。這種家具木材本身就不容易上漆,如果非要上的話,當時是能粘住,但是過不了三五年自己就離骨、揭皮了。
▲清康熙 填漆戧金炕桌
那些上漆的家具木材主要是梧桐木、杉木、松木、柏木等等,這些木頭比較“軟”,漆能吃到木頭里頭去,木頭里面的漆和外面的漆一結合就很牢固。這種家具被稱為“軟木家具”。
相對而言,萬歷年間開始出現的這種不用上漆的家具,被稱作“硬木家具”。
明 黃花黎四出頭官帽椅(成對)
南京正大2018春拍
軟木家具由于表面被各式各樣的顏色所覆蓋,所以對木材本身的要求并不高,說白了就是用不著是太好的木頭。
這種家具在重量上也有可能會很沉,但這是主要是漆的份量。其美麗主要來自于外表的裝飾,其價值也主要體現在工藝上,也就是說無非是漆的錢。
硬木家具就不同了,它的木料具有細密堅實的特性,其重量主要來自木材本身,同時由于硬木大多有美麗的花紋,所以一般情況下為了不破壞木材自身的紋理美感,只用很簡單的雕刻或鑲嵌等裝飾手法來作為點綴。所以硬木家具的價值,大部分取決于所使用的木材的珍稀程度。
▲海南一戶人家修房子替換下來的黃花黎原木(木心深色部分,是已經退化死亡的細胞,外部被蛀蝕的白色部分是黃花黎的生活細胞。海南的白蟻很厲害,它們喜歡吃黃花黎的這層白邊,但是不會吃木心,因為木心堅硬而且有味道。)
▲黃花黎原木斷面(通過細數年輪知道這根木頭生長了38年,木心只有8圈年輪,外部的生活細胞共30圈。生長了38年的木頭才只有這么纖細可憐的一小部分木心可以用于制作家具。可見這種木料的珍貴。)
中國傳統硬木家具用材主要有:香枝(即黃花黎)、酸枝、紫檀、花梨、鐵梨、烏木、雞翅木、楠木、樟木、影木、黃楊、櫸木、榆木、樺木等。
這其中最著名的三種木頭是黃花黎、紫檀和紅木。
胡德生解釋:
通過向植物學家學習,我要特別糾正一個錯別字。就是這個黃花黎的“黎”字。我們一般寫成“黃花梨”,嚴格說來這是錯的。黃花黎這種植物與水果梨的“梨”截然不同,前者屬于豆科黃檀屬亞科降香黃檀木類,后者屬于薔微科。
另外黃花黎主要生長在海南島黎族自治州,當地村落亦多稱“黎寨”,古代文獻亦都基本都寫作“黎”,經與植物學家交流,認為海南降香黃檀俗稱“黃花黎”才是正確的。但對紫檀屬中的“草花梨”則仍因其舊而寫作“梨”。它們分別流行于不同的時代。
最初發展起來的是明代萬歷年間至清代康熙年間的黃花黎家具,接著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的紫檀家具,最后是清末民國時期的紅木家具。其他種類的硬木家具散見于各個時代,但是構不成主流。
為什么這三種主流家具會呈現出這樣的年代劃分呢?
首先說黃花黎家具。黃花黎木是一種色彩鮮艷、明快,紋理清晰、美麗的木材,明代比較考究的家具多用黃花黎木制成。它是最早進入皇家視野的高檔珍稀木材。
▲黃花黎木材的斷面紋理(黃花黎木材這種很亂的絞絲紋,使它的木性非常穩定,不容易縮漲開裂。)
黃花黎產于中國的海南島,由于明朝政府實行禁海政策,直到隆慶、萬歷年間才開放了海禁,允許私人出海。黃花黎木料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為人們所了解的。(黃花黎的樹根經過腐朽潮化就成為“降香”,所以最初它是作為香料進入到宮廷的。)
▲清 黃花黎多寶格
后來發現這種木頭在材質上具有很多難得的優點,于是開始使用它來制作家具,結果受到了歡迎。但黃花黎是海南島的特產,數量十分有限。到了清代中期原材料就漸漸的接濟不上了。
▲明 黃花黎六柱架子床
在康熙年間西方傳教士帶來了透明玻璃的生產技術,到雍正、乾隆時期宮廷里的窗戶大部分已經改用了玻璃,采光條件一下子變好了。
這給同樣質地優異但色彩深暗的紫檀帶來了機會,于是在黃花黎木匱乏的情況下,紫檀得到了重視,取而代之成為了名貴硬木家具的新主流。
清 紫檀三圍寶座
南京正大2018春拍
但是到了清末,紫檀的原料也不夠用了,人們這才開始廣泛的使用紅木做家具。
由于黃花黎的木性穩定,可以制出復雜的榫卯,并能雕刻出各式各樣的線條和裝飾花紋,所以工匠們愛使用它。
明 黃花黎雙圈卡子花文房桌
南京正大2018春拍
相對的,有一些木材的木性就不太穩定,容易裂口子,按木匠的行話說,就是“脾氣”太大。像烏木、黃楊木的木性都大。
當年紫檀博物館曾經進過兩個烏木大料,一點瑕疵都沒有的大木,白天的時候還好好的,可是第二天再看全都傻眼了。兩根木頭從頭裂到尾,全報廢了。
但是用黃花黎這種木頭做家具的時候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將來使用起來更是不容易壞,所以人們特別喜歡它。又因為它質地堅硬、紋理漂亮、不易損壞,所以受到上至宮廷下到民間的廣泛喜愛,逐漸發展成為明清高檔家具的主流。
民國 黃花梨貴妃榻
南京正大2018春拍
再加上明式家具自身簡練大方、典雅清新、圓熟純樸的藝術風格,也受到了現代人的喜愛和追捧。明式黃花黎家具成為目前收藏市場上最為珍貴的一種家具品類。
「黃花黎木材的鑒定」
高檔的明式黃花黎家具受到了收藏市場的青睞,于是有些商家就利用木材市場品種繁雜、名稱混亂、概念模糊,人們喜愛高檔木材,但又缺乏認識的空當兒,故意玩弄起文字游戲,以次充好。
凡黃色木材多稱為花梨或黃花黎,凡黑色木材無論好壞多冒充紫檀;有的甚至染色處理,從中牟取暴利,騙取不義之財。
過去說花梨木有兩種:
一種叫黃花黎,一種叫草花梨,草花梨遠不及黃花黎名貴。現在概念更多更復雜了,有海南花黎、越南花梨、老撾花梨、緬甸花梨、柬埔寨花梨等等。基于這樣的原因,我們鑒定家具首先就需要明確木材的類別和概念。
▲海南西部森林產降香黃檀(黃花黎)
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三四百件明代黃花黎家具作為標準來衡量,傳統意義上的黃花黎主要指的是特產于中國海南島的海南花黎,也有個別的明式家具是用越南花梨制作的。對于越南花梨目前還有爭議,因為這兩種木材的區別很大。
▲海南東部人工林產降香黃檀(黃花黎)
雖然植物學家分析越南花梨樹枝、樹葉、開花、結果都與海南花黎極接近,但是越南花梨的木質不及海南花黎硬,紋理比海南花黎粗,油性比海南花黎小,密度沒海南花黎高,顏色也沒有海南花黎黃。
所以應該把越南花梨劃歸黃花黎的亞種,都可以叫黃花黎,但是為了區分應當把地名加上。由于越南花梨產量大,所以有時候也會染色冒充海南花黎,但是只要把握兩者的特點還是可以分辨的。
▲①越南花梨;②白酸枝
至于其他與黃花黎很接近的緬甸花梨、老撾花梨以及柬埔寨花梨等品種都屬于我們過去所說的草花梨。
這些木材需要上色處理才能夠冒充黃花黎,區別比較明顯。其中柬埔寨花梨紋理最粗,質量最差,難以冒充黃花黎,所以往往染色后去混充紫檀。
▲③老撾花梨;④緬甸花梨;⑤柬埔寨花梨
另外還有一種產于東南亞、印度洋地區的白酸枝木也是容易冒充黃花黎的木種。白酸枝木顏色淺,實際上基調是紅,紅里偏黃,在冒充的時候要上色,它的木材油性屬于中等,極容易混充。是這些假冒品中最像的一種。
要了解這些名目繁多的木頭,并不容易。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緊緊抓住海南花黎的特點:
海南花黎學名是降香黃檀,只出產于中國海南省,喜生于山谷陰濕之地。木材頗佳,邊材色淺,質地疏松,心材紅褐色堅硬。色彩鮮美,顏色有深有淺,由淺黃到紫赤,紋理清晰細密,棕眼相對稀少,密度高,油性大,硬度高,分量重并且有香味。
明 黃花黎獨板三圍羅漢床
南京正大2018春拍
「明辨慨念發展鑒定」
近十幾年來,隨著家具收藏熱的升溫,對家具材質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和提高。過去的一些有關明清家具材質方面的文章,有些具體問題也明顯存在著錯誤和偏差。
像過去家具界有新老木料的說法,過去概念上就很模糊。其實所謂的:
新紫檀就是黑酸枝木,老紫檀是印度麥索爾邦的紫檀;
新紅木是紅酸枝,老紅木是黑酸枝;
新黃花黎是越南黃花黎,老黃花黎是海南黃花黎;
新雞翅木是鐵刀木,老雞翅木是崖豆木等等。
這些區別其實并不是時間引起的變化,而是木種根本就不同。因為當時信息閉塞,見得少,大家都不認識。不過現在已經把混亂概念都搞清了。
▲黃花黎木料上的“鬼臉”(有些人鑒定黃花黎木專門看有沒有“鬼臉”,其實“鬼臉”就是樹疥子。它固然是黃花黎木的一個特點,但并不是好木料的體現。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式黃花黎家具上就很少能看到“鬼臉”,因為皇宮里制作家具選用的都是質量更好的黃花黎木材。)
▲黃花黎癭木(癭木泛指樹根部和樹干所生的癭瘤,或泛指這類木材的紋理特征,并非專指某一樹種。有的取材自樹根,有的取自樹干,但是大塊的癭木都取自根部,樹木生瘤本是樹生病所致,故數量稀少,大材更難得。)
所以說,學問是在不斷發展完善的,包括上個世紀有些東西就是陳舊的,是那個時代的研究水平,現在當然要改正。就像是修路一樣,老先生已經修了一段兒了,我們不能老坐在原地呀?
- END -
家具 / 歷史 / 文化 / 文博
▼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