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四月初七小滿至
德國哲學家康德曾提出:『美的藝術是天才的藝術』。王國維則補充到,有些藝術出自尋常人之手,卻與天才無異,譬如『古雅』之美。器物者,自然者。于人也,于天也。
『古雅』之美,不唯形式,更勝在氣韻。
詩詞為例:『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之于『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雖同一意思,但前者『溫厚』,后者『刻露』,韻味有別。而古董器物,亦同此理,造像之靜穆、古木之溫婉、木作石刻之沖淡清虛……皆洗練于形,而豐饒于韻也。
/
暖風隨著小滿至
/
/
黎木更添幾分潤
/
新老器物,古人評曰:『舊制則喜其款素而性淳,時物則厭其色華而氣烈』。于此可見,『厚古薄今』并非一味偏見,此中確有氣韻之別。
故曰:『古風醇厚,今俗澆漓。是以君子常存古道,不入時宜也。一凡身心之修養(yǎng)、耳目之供給,莫不稽古而寄情焉』。
以這尊彌勒佛像為例:隨形而造、柔腴美絕,盡顯雍華寶相。匠人只于耳部、手處、腰腹三處做輕微轉折,整體動態(tài)婀娜。靜觀衣帛,層疊披掛、自然垂墜,優(yōu)雅體態(tài)隱露其下,風姿綽約。木實雖實,幻化靈動多致,而靜穆之氣十足,尤嘆!
此正如王國維所謂:『優(yōu)美之形式,使人心平和;古雅之形式,使人心休息。惝恍于縹緲寧靜之域』。
雅然館內,把玩黃花梨,『古雅』如影隨行。
師古之目的,不為復古,重在『觀古人之所觀』。
當你真正做到胸貯煙霞的時候,才能感召風月。
- END -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