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帝國列強的明搶豪奪把中國的“明式家具”被動地推介到西方世界;四十年前,一本《明式家具研究》的出現,把“明式家具”通過書籍出版譯介到世界藝術收藏圈;近二十年的拍場風云,“明式家具”已成巍巍一大宗,素雅簡潔的明式特色加之海內外市場的頻繁流通,中國家具已在世界占有了其獨特的坐標。
今天,通過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的國際化平臺,“明式家具”再次綻放她的光彩,與以往不同的是,在明式家具走向世界的過程中,由被動轉為了主動,規避了戰火,摒棄了商業,以文化自信的姿態向世界述說著中國文明與中國故事。
在2018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簡稱“名城會”)的各的分會場,明式家具的身影格外引人駐足。這是南京自2004年創辦名城會以來第8次舉辦這樣的國際會事,但對于明式家具來說,還是首次在這里亮相。
南京市江寧織造博物館明式家具陳列展廳
藏品提供:江蘇雅然文化 / 南京正大拍賣
5月25日,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位國內外城市市長、教科文組織及國際著名機構代表、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專家學者、國際著名博物館館長在南京齊聚一堂,以“互鑒·分享·共贏”為主題,開展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鑒。
3天時間,4大板塊,各國嘉賓侃侃而論,2004年到2018年,已歷8屆,沉淀14年,南京名城會越來越為世界熟知,世界也越來越了解南京。南京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推動跨文化交流、促進文化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驅動力的重要平臺。
南京市博物館“博物館的歷史”專題展展出清代家具
藏品提供:江蘇雅然文化 / 南京正大拍賣
江寧織造博物館是本次“非遺創新”板塊的分會場,在非遺創新項目展廳的一側,一塊單獨開辟出來的區域用來陳設明式家具,白色的背景板把一件件素雅雋永的家具襯托起來,南京的傳統非遺項目——南京絨花、南京金箔制作巧妙結合其中,在非遺場景中再現傳統非遺,也是本次的一大亮點。
南京市江寧織造博物館明式家具陳列展廳
藏品提供:江蘇雅然文化 / 南京正大拍賣
【請翻轉手機,橫屏觀看】
南京市江寧織造博物館明式家具陳列展廳
藏品提供:江蘇雅然文化 / 南京正大拍賣
▲對南京絨花傳承人趙樹憲大師進行專訪
▲省、市領導在明式家具陳列區和趙樹憲大師交談
▲對南京金陵金箔集團董事長江楠進行專訪
▲非遺創新設計師進行專訪
在名城會舉辦期間,南京博物館(朝天宮)還在剛剛改造完成的現代化多功能展廳中策劃主辦“博物館的歷史”專題展,展出全世界知名博物館50余件館藏品與文獻,以及中國博物館發展史上的經典文物、藝術作品、相關文獻。
在“中國古已有之的收藏傳統”一個章節中,一對清代紫檀滿雕八寶八仙紋大四件柜及一對紫檀滿雕云龍紋香幾格外度人眼球,這兩件藏品由南京正大古典家具藝術館提供,也是本次展覽中唯一的木器類藏品。
朝天宮南京市博物館
“博物館的歷史”專題展展出清代家具
藏品提供:江蘇雅然文化 / 南京正大拍賣
讓所有與會嘉賓、學者眼前一亮的是,本次名城會的紀念品有點與眾不同,竟然是一款書簽,而且是“明式家具”造型的書簽。
作為名城會的商務禮品,這套銅鎏金書簽在雅然文化2017年原創書簽《一椅江山》的基礎上重新改造升級,重新定位賦予其明式家具所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旨在通過一個個小物件,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蘊含其中,也通過與會者傳播向世界各地。
明式家具通過名城會
再次走進世界的視野
雅然文化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
擔負起傳統文化復興的使命
許過去一個未來,以歷史啟迪當下
用文字分享感悟,讓遺產傳承文脈
從南京走向世界
……
5分鐘看名城會精彩瞬間
南京廣電集團《南京》欄目制作
- END -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