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木嵌檀香木夔龍福磬紋寶座,為故宮博物院舊藏。寶座通體高113厘米,椅面長108.5厘米、寬79.5厘米,整個寶座秀麗靈動,體大而不笨,色沉而不僵,現為宮廷部庫存。
紫檀木嵌檀香木夔龍福磬紋寶座
修復后正面
寶座三圍屏,九屏式。圍屏主體為剔地浮雕,飾有龍紋、福磬紋和花卉纏枝紋以及象紋的變體。內側為剔地浮雕和鑲嵌工藝的結合,如意磬紋和龍紋為檀香木鑲嵌工藝,龍紋和磬紋上陰刻如意雙鉤紋,內填紫金錠。
座面藤編軟屜,邊抹混面為兩階梯式內收冰盤沿,下接打洼面板束腰。三彎腿的形制,雄健而有力。足部雕有卷草紋,外翻式馬蹄。足底接素面矮足托泥。
紫檀木嵌檀香木夔龍福磬紋寶座底面
寶座主體為絳紫色的紫檀木,靠背、扶手、寶座腿與牙板的嵌件為黃栗色的檀香木、金黃色的雌黃以及棕色的紫金錠,椅面為卡其色的棕藤,粘結劑為傳統木器常用的魚鰾膠。
藍色箭頭所指黃色嵌入物質為雌黃
藍色箭頭所指暗棕色嵌入物質或為紫金錠
寶座傷缺多處:
左扶手后上方缺失一個走馬銷;
四條腿與托泥的榫卯除了右前腿的直榫還留有一半,其余三個都已經斷裂;
寶座靠背頂部的邊框格角接口處脫膠,松散開裂;
寶座靠背內側有多處不規則裂紋,右邊嵌檀香木夔龍缺失頭部;
周身藥錠類嵌件部分殘缺。
走馬銷缺失一個
腿足直榫劈裂半邊
腿足直榫斷裂
靠背邊框格角處開膠
龍頭雕件缺失
靠背內側,黃色框選部分為藥錠脫落處,
藍色框選部分為龜裂部位
通過紅外光譜、拉曼光譜和顯微觀測,對寶座陰刻紋飾內的填充物進行檢測。黃色填充物主要成分是雌黃,棕色填充物傾向于紫金錠。
故宮博物院學者在對清宮錠子藥的研究中稱,它不是某種中成藥的特指名稱,而是以防暑避疫為主治功能的多種藥品的統稱。
故宮學者還對檔案中關于錠子藥配方的記載作了統計,從中看出錠子藥中除了中藥的有效成分外,還可能使用淀粉類物質作為膠結材料。
傷況分類與成因分析
木質文物主要有以下幾種傷況:水的侵蝕和蟲子啃噬引起的糟朽,光的直射引起的表層缺蠟變色,溫濕度的變化導致的開裂、變形和脫膠,以及配件的缺失和破損。
這件寶座的木質類傷況可以歸為兩大類:
一類是木質材料的開裂和斷裂,主要有寶座腿部與托泥接榫的斷裂、寶座靠背的開裂等;
另一類是配件的松動和脫離,主要有扶手走馬銷的脫離、靠背邊框的松動及靠背夔龍紋嵌件的脫落、缺失等。
修復方案
修復所用材料為紫檀木200克、檀香木200克,魚鰾膠100克、蜂蠟150克。
對開裂、斷裂的部位進行有效的回粘,符合其原有形態;對于丟失部件應選取原材料,用原工藝進行補配;而對于那些對寶座的結構和保存不構成威脅、不再繼續發展,且對視覺審美影響不大的傷況,如靠背的紫檀木和檀香木的裂紋以及藥錠的開裂、缺失等,暫不處理。
這樣做既保證了文物能夠有效保存,又做到了對文物的最小干預。具體方法為:
1. 清理文物表面和開裂處的污漬及脫落部位的老化膠質;
2. 整形靠背外框,并粘合開裂處;
3. 根據足底的斷裂榫頭、缺失榫的大小位置及托泥上露出的卯口深淺,補配缺失,重新植榫;
4. 依據對稱的夔龍嵌件形狀,補雕缺失部分,并著色做舊,粘接安裝;
5. 補配扶手上缺失的走馬銷并粘合;
6. 隨色并補縫;
7. 清除多余膠質,燙蠟保養。
修復流程
1. 除塵。
對于木質部分除塵的方式是,先用羊毛刷掃去浮灰,再用純凈水浸濕的超細纖維除塵布(蘸水并擰干為最佳),對表面進行擦拭。
對于藤編則用稍硬的鬃刷和柔軟的羊毛刷配合吸塵器進行清理,由于藤編已經脆化,因此在清理過程中力度不易過大。
不能刷出的灰塵,待表層干透后,用毛刷輕掃后,再用吹風機沿著縫隙吹掃干凈即可。
2. 拆解結構
拆解之前要做好認向標志和找到結合的榫卯關系:托泥和腿足的連接是直榫,扶手與靠背的連接是走馬銷。然后用小錘順著連接方向的反方向輕輕敲動,榫卯打開,拆解工作完成。
3. 清理老化魚鰾膠
脫落的和拆解的托泥、走馬銷等部件以及缺失的檀香木嵌件的嵌槽,都附著老化的膠質,必須將其清除掉才能重新粘合。
用脫脂棉布醮熱水將這些膠質悶泡軟化,再用竹簽一點點刮去,殘留的膠質用棉布擦干凈。
4. 粘合開裂部位并修補殘缺處
首先修整缺失部位的不規則斷面,使其歸納成幾部分規則的斷面,為之后的拼接做準備。接著用透明聚氯乙烯片拷貝缺失嵌槽的外形,測量其不同部位的深度,從而確定嵌入的深度和浮雕的起位線。
將拷貝好的外形轉印到軟紙片,在軟紙片上進一步依據嵌槽提高外形的精確度。將軟紙片上的圖形轉印到硬紙板上,以降低整體形變的幾率。
將三張拷貝圖形外的部分去除,制成三個形樣,比對嵌槽不斷調整,當形樣都與嵌槽完全契合后,根據對稱位置的夔龍雕件的最高點高度和嵌槽的深度確定缺失雕件整體的厚度。
透明聚氯乙烯片拷貝
軟紙片拷貝
硬紙片拷貝
挑選出紋理相近的老檀香木料,按要求的厚度加工,再將紙板上的圖樣轉拓到木料上。拓好后,用鎪弓子鎪出補配件的外形,不斷調整直至與嵌槽完全契合。接著依據左側嵌件的樣式在鎪好的木板上畫出龍頭全貌,再進行雕刻、打磨。
最后,用無膠水性顏料調整顏色,不斷比對,直到新配件的顏色與原有部分的顏色銜接自然,再將新配件用魚鰾膠粘合。
拷貝到取好的木料上
鎪好的木料
初步雕好的龍頭
鋼銼找形
砂紙打磨
上色
做舊
鑲嵌粘接,統一做舊
5. 粘合靠背外框開粘處
寶座靠背外框攢合口有一處開粘,其余處均比較牢固,因此選用針頭將魚鰾膠注入到開粘處,再用卡鉗收緊攢合處縫隙完成修復。
6. 隨色、填縫
用植物類無膠質顏料一遍遍涂在新配件上,直至顏色與原件在色相和深淺上一致。夔龍嵌件上的細小裂縫窄且不規則,用木條補配很難嵌入,不修補會吸入灰塵和水分,加重裂痕,所以用竹片將硬質蜂蠟趕入縫隙的辦法填補縫隙,阻止其進一步開裂。
保養措施
修復完成后對寶座進行全面的保養處理。先用熱風機化開蜂蠟,再以毛刷蘸蠟,在熱風機的吹拂下均勻刷涂在木材表面,使木材表面充分吸收。
冷卻后用竹片刮掉表層的厚蠟,再用厚棉布用力反復擦拭,去除多余蠟質,并將蠟擠壓進木材表層的棕眼,在木材表面形成光潔透亮的晶體特質保護層,燙蠟工作完成。
紫檀木嵌檀香木夔龍福磬紋寶座
修復后側面
此件寶座經過修復,解決了腿和托泥之間的結構問題,補配了缺失的走馬銷和夔龍紋嵌件,處理了靠背的外框開裂,進行了整體燙蠟保養,基本解決了文物的傷況問題。
- END -
往期回顧
正倉院の秘寶「第70回長壽展」,平成時代最后的 “國寶”展 | 一見
由于微信版本更新
不少粉絲反映最近看不到研習君了
不想錯過每日的分享,請給研習社加星標吧
| 投稿 | 轉載 | 合作 |
研習君微信號
zd18936899675
文?攝影|謝揚帆,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館員
原載于《典藏·古美術》2018年8月刊。原標題:《孤品寶座·再現風華——紫檀木嵌檀香木夔龍福磬紋寶座的修復研究》,有刪節。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