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稱帝,1916年元旦舉行登基典禮,太和殿上的明清寶座已經替換成了袁世凱的定制款專座,據說這只寶座當時的造價是40萬大洋。
然而,袁世凱并沒有正襟危坐于寶座之上,只是站立在寶座的東面,以右手扶著扶手的龍頭,接受了眾臣的朝拜……
今天,我們從袁世凱的這只寶座開始講起。
▲袁世凱寶座在清東陵乾隆裕陵東配殿展覽
袁世凱寶座為金絲楠木所制,靠背雕四龍戲珠,西式高背大椅造型,靠背設計為象征帝王權威的玉圭形狀。
靠背的上部鏤空透雕有四龍戲珠,中間設一個直徑約二尺的圓形開光,開光的邊框起陽線,雕有花紋。
開光中心有一白色圓錦緞面,在上面用彩色絲線繡出古代十二章的圖案,這是袁世凱設計的“中華帝國”國徽。這塊白色緞后因年久斷裂,里面露出的填塞物卻是稻草。
▲1925年故宮博物院向社會開放時太和殿陳設,袁世凱寶座陳列其上,與后面的屏風極不協調
靠背下部刻著三條龍,邊框起陽線,雕錦紋。兩扶手各鏤雕一龍,龍頭向外。座面下三面刻有錦紋,通體飾紅漆。
寶座的座身為凹字形的須彌座:座面平,冰盤沿,高束腰,束腰部位雕有錦紋,底部正面中間的牙板鎪挖成壸門樣式。
▲寶座在椅背上袁世凱設計的帝國國徽
從造型來看,袁世凱的寶座有別于明清傳統寶座的式樣,在風格上顯示出中西合壁的特點。相關學者猜測,這個寶座坐位較矮,可能是為了適應袁世凱短腿的身材而設計。
1916年元旦,袁世凱舉行登基典禮時,據說他為了表示謙遜,也為了撫慰舊臣,拉攏人心,當時并未敢真坐。他只是站在寶座旁邊,以右手扶著扶手龍頭,接受了眾臣的朝拜……
▲袁世凱
▲身著十二紋章袞服的袁世凱在北京天壇舉行祭天大典
那么問題來了,花了40萬銀元打造的一個超級豪華中西合璧的寶座為什么袁世凱連坐都不敢坐,偏偏要站著參加登基大典呢?
中國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
在北京故宮太和殿陳設寶座的正上方,偏偏有這樣一個結構,稱為“軒轅鏡”,古人謂用之可以辟邪。
而在太和殿里,軒轅鏡,可以鑒別真假皇帝。如果沒有帝王之命的人坐在寶座上,軒轅鏡便會掉下來。
▲故宮太和殿藻井中的軒轅鏡
現在去故宮游覽,每每走到太和殿前,導游必定會講述這樣一個“傳說”。是真是假,從來沒有人試驗過。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畢竟心里是沒底的。對于這種玄之又玄的事,本來就很神秘,但是人們愿意通過故事將它更加地神秘化。
所以故宮的導游還會為我們講到——袁世凱為了防止掉下來的軒轅鏡砸到自己,將太和殿的寶座向后移動的三米的距離,直到現在,太和殿寶座依舊保持現狀,再也沒有移回來。
是真是假?有網友還真做了一番考據。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凱正式宣布“中華民國大總統”就職儀式前的太和殿內景
上圖是1913年袁世凱在就職大總統時太和殿的陳列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在1913年的時候,太和殿須彌座上的寶座以及龍柱上的楹聯和牌匾都被摘下,只保留了七扇金漆屏風,還被中華民國的國旗掩蓋住了(注:中華民國的國旗是紅黃藍白黑五色旗,代表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青天白日旗是蔣介石1927年政變之后的事兒了)。
▲沒有楹聯和牌匾的太和殿
▲有楹聯和牌匾的太和殿,攝影時間1902-1906年
楹聯:帝命式于九圍,茲維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保言之,厥求厥宇。
牌匾:建極綏猷。
▲清國北京皇城寫真帖,太和殿內景,1902-1906年
太和殿面闊11間,殿內為9間,兩邊由暖閣門進入“盡間”。大殿進深五間。在明間第三進的屋頂為方圓八面藻井,藻井中央懸“軒轅鏡”。如果以垂直位置標注,大約在“須彌座”南邊正階第二級和第三級之間。
如果龍椅原來的位置向南三米,東西側階梯口正對著龍椅兩翼,擺放不合風水;伺候的太監從側階登上須彌座須踏上寶座基臺,才能把東西遞到皇帝手上,奴才和主子共用一個寶座基臺,有悖禮數;左右蟠龍金柱離龍椅太遠,龍椅后金臺上留出的空間太大,不合常情。
▲北京故宮太和殿,1925年
▲北京故宮太和殿,1920S
▲北京故宮太和殿,1920S
通過以上不同時期圖片資料以及分析來看,不論是寶座向后移動還是下面的須彌座向后移動,均是無稽之談。太和殿依舊保持著幾百年來的位置與規模。
我們相信,袁世凱站著參加典禮的可能性更大。
▲椅背極高,座面很矮。據說是因為衰世凱的腿短,但又要表現帝王氣派,所以采用西式高背大椅的樣式。
40萬銀元的寶座一次還沒使用,83天的洪憲王朝立刻地覆天翻,還留下了這樣一件爛尾工程。
或許是時間倉促、氣候寒冷等原因,寶座還來不及好好進行大漆髹飾,只是涂了層金色油漆,并沒有做正規的罩金髹(貼真金箔加髹籠罩漆)工藝。
白緞靠墊內也未及選用適當的填充物,最后填充了些稻草在里面,這樣一件寶座,預示的是袁世凱王朝的風雨飄搖。一切開歷史的倒車者,必亡之。
▲國人旅游到哪里,就會把錢撒到哪里。
這件不倫不類的寶座就這樣一直在故宮陳放了40余年,直到建國以后,袁世凱的這件寶座被逐出故宮,遷往清東陵文物管理處,殘破的身軀繼續述說著那段過往的歷史……
- END -
往期回顧
| 投稿 | 轉載 | 合作 |
研習君微信號
zd18936899675
由于微信版本更新
不少粉絲反映最近看不到研習君了
不想錯過每日的分享,請給研習社加星標吧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