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椅,作為傳統家具中形制較小的一種椅具,其裝飾變化多端,自明晚期開始流行,清代延續,今個便來細細說一說。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寫道:“玫瑰椅,江浙地區統稱‘文椅’,指靠背和扶手都比較矮,兩者的高度相差不大,而且與椅盤垂直的一種椅子。”
紫檀木雕夔龍紋玫瑰椅 故宮博物館藏
黃花梨木玫瑰椅 上海博物館藏
黃花梨草龍紋券口玫瑰椅
蘇州網師園藏有一件雙聯式玫瑰椅,座長109.5厘米,座寬51.7厘米,高96.2厘米,是一種適合雙人并坐的椅具,屬于罕見品種,應該是特制的。
雙聯式玫瑰椅
這類造型以空靈見長,是玫瑰椅的基本樣式,最常見者為座面上三面設欄桿式構件,其上再設券口牙板。
黃花梨券口靠背玫瑰椅
第二,有靠背板式。造型比較接近矮靠背南官帽椅,區別在于靠背板大多近乎直或微彎,倚靠并不舒適,扶手下仍為欄桿式構件,較為少見,實例有故宮博物院藏黃花梨雙螭紋玫瑰椅。
這類造型比前兩種更富裝飾性,尤其是異形花板的設計,紋飾繁密,布局得當,多有巧思。
黃花梨夔龍紋玫瑰椅
這類造型雖以秾華妍美見長,然而由于其結構的缺陷,且攢花式構件容易損壞、脫落,實例不多見。
黃花梨拼花梨木冰裂紋玫瑰椅
第五,欞格式。這種類型是在三面設豎向的欞格,以直欞格最為多見。較少見者有竹節式欞格、波浪式欞格等。亦有設團龍、圖螭、團壽等卡子花與欞格搭配使用者。
黃花梨三欞矮靠背南官帽椅
黃花梨夔龍捧壽玫瑰椅
《宋人雅集圖》中的折背樣椅
《杏園雅集圖》中的折背樣椅
在明代折背樣椅中,有兩類變體與玫瑰椅接近,一類為扶手和靠背三面空間施有裝飾性構件者,如明戴進《鐘馗夜游圖》;另一類是靠背稍高的矮南官帽椅形象,見于明佚名《十八學士圖》。
《十八學士圖》中的折背樣椅
《李笠翁批閱三國志》中的插圖
清鄭昆玙《仕女圖》中亦繪一仕女倚坐在湘妃竹攢變體卍子紋玫瑰椅上。無獨有偶,除了版畫所見形象不確外,這些早期玫瑰椅形象,均以竹為材。傳世的玫瑰椅,以清早期明式風格者較常見。
鄭昆玙《仕女圖》
參考文獻:《玫瑰椅小議——兼談陳繼儒與眉公樣》
- END -
【提示】正大新聞版權歸屬正大所有,如有轉載,請說明出處